《心动的信号》第八季开播,今年pick到心动嘉宾了吗?
暑期的综艺市场尤其火爆。恋综、脱口秀、美食综……在综艺花样层出不穷的同时,我们也注意到,有一群“新人”以另一种方式“出道”。将“前浪”拍在沙滩上的最强新人,往往都是每年夏天网友注意力的聚焦点。
只不过,有别于二十年前超女快男比赛野生感十足的真素人,后选秀时代的“出道”多了一种精致感,为了迎合草根叙事,越来越多人开始扮演草根、模拟草根。为什么?
二十年了,现在提到选秀
居然还是“超女快男”
说起选秀,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
“超女快男”“明星学员”“加油好男儿”系列都是很难绕过的回忆。千禧年前后的歌唱类选秀节目,不仅走出了张含韵、李宇春、周笔畅、张靓颖、陈楚生、张杰等华语乐坛的中坚力量,还有像任嘉伦、刘雅瑟、邱月等活跃在乐坛之外的艺人,他们都曾是这些节目的选手。
与后来参考韩娱模式的“创”和“青你”系列相比,千禧年间的这批选秀莽撞得多。
海选是群魔乱舞的,有人认真唱歌,有人用力打军体拳;舞台是只有地返的全开麦,真能唱还是真跑调,开口见真章;比赛之余是24小时开机的合宿生活,选手生活中的潦草B面一览无遗;投票是观众用短信一票票投出来的,没那么多科技与狠活……
时至今日,还有不少片段在互联网经典永流传。比如吉杰决定回到“快男”舞台时,同赛区的张远激动得上台抢何炅的麦,留下一句“我哭了,我又哭了”,至今都是B站弹幕最多的何炅名场面。
它们搞笑、笨拙,甚至是很多人不想回忆的“黑历史”,但却颇有“活人感”。这时期的选手都是未经互联网雕饰的真·草根,还未被镜头“规训”,因而也会更大胆地展现自我,与其说他们是素人,不如说是形状各异的素人。
后来,《中国好声音》系列代替了“超女快男”,成为暑假的固定节目。《好声音》虽然没有了全民票选,但盲选转椅的加入拉高了节目的刺激程度。
如果说“超女快男”时期的选秀留下的多是群魔乱舞的名场面,那《好声音》则留下了不少经看经听的优质舞台。张玮的《High歌》、金志文的《为爱痴狂》、陈乐基的《月半小夜曲》……无数“冷门”老歌在《好声音》盲选舞台爆火。也是在这,走出了吉克隽逸、周深、单依纯等如今华语乐坛的中坚力量。
《好声音》的潦草结束,意味着选秀的“草根时代”终结,短信投票、盲选转椅、海选片段等意象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,也成为一代人的中式梦核。
可能连原唱李克勤都没想到,《月半小夜曲》是这样火遍了全国
2018年,参考韩娱“101”体系的《偶像练习生》《创造101》开播,一种全新的选秀模式进入我们的视野,而此时的选秀,也呈现出与以往选秀截然不同的风格——参赛选手被称为练习生,他们大都具备唱跳功底,以经纪公司为单位集体参赛,有过一定的镜头训练,是一群训练有素的“职业选秀人”。
当练习生都有了经纪公司,也就意味着资本开始深度介入选秀赛道。
2018-2021年间,每年夏天都是“秀粉”的狂欢。《以团之名》《青春有你》《创造营2019》《青春有你2》《创造营2020》《创造营2021》等节目轮番播出。
妆造齐全的俊男美女穿着统一的制服,在“一公”“二公”“三公”的绚丽舞美中挥洒汗水,但与早些年靠全开麦、硬实力拿下选票的草根选手不同,练习生的实力常被网友诟病,此时出圈的也多是“哇哦”“锦鲤人设”等网络热梗,而非优质舞台。
比起选拔出优秀艺人,此时的选秀更像节目,选手都是“职业选秀人”。直到2021年,“倒奶打投”事件引发全网哗然,选秀才戛然而止。
提前被选中的人,正在模拟草根
选秀退场,但娱乐圈永远需要新鲜血液。“新人”从何而来?在恋综、脱口秀、职场观察综艺、电竞综艺里。
跟2018年后的偶像选秀一样,出现在恋综、脱口秀、电竞综艺等节目的“素人”就不太素。他们中有一些是自带流量的博主,一些是在所属圈子有一定知名度的选手,他们的共同点都是:已经被一部分人先看到了。
如果说,从前的选秀综艺是全民一同挖掘素人、养成素人,如今就变成节目组筛选素人,走一个模拟草根的剧本。
以《心动的信号》《半熟恋人》等恋综为例,这些节目常以素人恋爱作为宣传点,但嘉宾往往具备隐性优势——他们或许拥有海外留学背景,也可能是博主、独立设计师,在社交媒体上已积累了一批粉丝,而且往往有符合世俗审美的外表。
如果说从前将“草根”培养成“明星”要的是包装,那模拟草根就得加点烟火气——生活化塑造。一方面是节目自身环节的设置,比如下班后在节目上吐槽工作、谈谈恋爱;另一方面则是素人嘉宾在恋爱中的个人的情感表达和魅力展现。
另一个盛产“新人”的舞台便是脱口秀。今年《脱友2》《喜单2》两档脱口秀节目的同台竞技,让平静了许久的内娱沸腾了。
前脚刚被小帕、小奇戳中,后脚就被房主任、嘻哈点醒。实际上,在“今年新人都好强啊”的感慨背后,他们都是线下开放麦的常客,在脱口秀圈内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。比如今年靠讲家庭拿下最高分的“节目新人”小雪,上节目前已在脱口秀耕耘十年,讲过开放麦也演过专场,是很多老选手的前辈。
与真选秀节目有“选”这个过程相比,在泛娱乐综艺里大量起用新鲜面孔,对制作方而言实际是更大的考验。
如何筛选出有逆袭潜力的“素人”?
如何通过策划最大程度地挖掘“素人”身上的话题度?
如何模拟真正的草根?
对如今新人辈出的综艺而言,这些固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,但同时也是一套“安全牌”——将这些问题解决好,这节目就不会太差。
谁不爱看“nobody”的故事?
没有人不爱看素人逆袭的故事。
从“真·草根”选秀到“模拟草根”逆袭,哪怕素人不全素,但还是爱看。因为比起精雕细琢的完美人设,“素人”身上的活人感能让观众看到自己的影子——普通、平凡、有一技之长,且能被看见。
模拟草根或许是此时最适合的解法。嘉宾真实的职业和经历引发共鸣,经过“加工”后,他们的镜头表现和故事逻辑会更像成熟的娱乐节目,适合观看。
你大概率也刷到过节目招募素人嘉宾的帖子。但要知道,招募只是个开始,经历重重筛选留到最后的人少之又少。
以恋综嘉宾选拔为例。初选看颜值和表达,复选考察情感故事够不够drama,终选评估社交媒体账号的潜力。他们既有生活化的一面,又有超越普通人的故事感,这种过滤后的真实,更像是大众对理想化普通人的想象。
尽管制作方已经努力平衡真实与剧本的天平,可恋综嘉宾精英化是不争的事实。
在今年的《再次心动2》中,8位嘉宾终于有7人为白领或创业者,去年的《心动的信号》第七集,更是全员精英标签。综合多档节目的数据,2023-2025年播出的头部恋综里,嘉宾职业为投行分析师、律师、创业者、设计师等白领的比例普遍高于80%。
但若将时间拉回到十年前,在恋综鼻祖《非诚勿扰》中破圈的也都是普通人——“宁愿坐在宝马里哭”的马诺、“彩票致富梦”的50+大叔、“月薪三千但自信爆棚”的男嘉宾……这些drama人设背后,反映的就是彼时赤裸裸的婚恋现实。
据统计,《非诚勿扰》巅峰期单期报名人数超5万,二本及以下学历占七成。节目制作人王刚曾透露,“那时候观众就爱看’鸡飞狗跳‘,因为这就是生活。”
最近,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上映,这部连片名都是“nobody”的电影,引起了无数“nobody”的共鸣,收获无数好评。这足以看出,普通人最爱看的始终是普通人的故事。
随着影视节目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,“真·草根”几近消失,“模拟草根”就像代餐一样填补了我们的精神世界,能吃,但总觉得差点什么。
或许,怀念着“真·草根”节目的我们,是在怀念那个普通人被看见、被托举的综艺节目充满意想不到的生命力的时代吧。
佳成网配资-佳成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入门知识-在线配资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