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创作挑战赛中,梁山一百单八将全部接受了朝廷的招安。然而,他们接受招安后却不肯服从朝廷的合理调配,反而在宋军内部自成一派,组建了一个名为“宋家军”的特殊队伍。这样的局面,别说宋徽宗赵佶、蔡京、高俅和童贯这些权臣会感到焦虑不安,就连历史上的刘彻、李世民、赵匡胤、朱元璋这些明君英主,也绝不会允许军中出现这样割据一方、独立于中央的“军中之军”。
通常情况下,一个朝廷所能提供的官职名额都是有限的。宋朝更是官员众多,冗官泛滥。一大批无职无权的闲散官员们,正眼巴巴地等着在位官员去世或调动后腾出位置,以便自己递补上去。可忽然冒出来的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,抢占了大量官帽,让那些官员们既恼火又无奈。昏君与奸臣自然头疼,已经在位以及等待升迁的官员们也都忿忿不平。
梁山一百单八将以及他们麾下将近十万名小喽啰,安置起来成本极高,每年花费银两数千万,这笔开销无论是谁出,都让人感到肉疼。于是蔡京提出了“以盗治盗”、“互相消耗”的策略,虽然不得已,却成了暂时奏效的权宜之计。
“尾大不掉”,梁山一百单八将虽然水平参差不齐,但聚集在一起,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。他们驻扎在京城外围,随时可能对朝廷构成威胁。从朝廷的角度看,拆散他们无疑是消除隐患的最佳方法。但好汉们并不愿意分散,宋江更不愿意丢掉他向朝廷索要官职、权力和金钱的筹码。结果,朝廷安排了大量艰苦繁重甚至危险的任务给他们,既考验又限制他们的发展。
展开剩余83%宋徽宗赵佶最终装作无所谓,通过方腊的起义,成功消灭了梁山大部分势力。只需再发放二十七个官帽,便把剩下的人全部安置妥当。
宋江那家伙,表现得像是被牵着鼻子走却又假装主动倒退。兄弟们伤亡惨重,他却不再高呼“众头领生死相随,誓不相舍”的豪言壮语。
相比一百零八顶帽子,二十七顶官帽更容易分配。后来又有几个好汉见势不妙选择辞官,宋江最终孤掌难鸣。即使明知酒中有毒,他也不敢不喝——因为那些手握兵权的好汉,如呼延灼、朱仝等,绝不会跟着他降而复叛,重新上梁山。
若宋江早些顺应朝廷调遣,许多悲剧本可避免,或许还能在即将爆发的宋金战争中建功立业。
世上没有卖后悔药,今天咱们偏要送给宋江一剂,来看看若梁山一百单八将在招安前,听从鲁智深的建议“各自寻路”,能分成几伙,以及这几伙人的命运如何。
细看梁山一百单八将名单,会发现他们可分为四类,也就是说可以组成四支各自谋求出路的队伍。其中一伙,必然是以鲁智深为首,走一条既安全又有前景的正途。
读者们都知道,鲁智深曾是老种经略相公麾下的军官,他带着一帮弟兄投奔种家军,那不算投降,而称之为“归建”。老种经略相公虽嘴上骂几句,却会大摆宴席庆贺多了几十个勇将。
在半壶老酒看来,若鲁智深一声令下,所有官军降将都会跟随他。这些人早已辜负了蔡京、高俅的恩义,回到朝廷只会受气,不如投奔令奸臣们忌惮的西北种家军。蔡京、高俅眼不见为净,心里舒坦,也不会发文命种家军处置这些降兵——即使发了文,种师道未必理会。
除了被俘的军官,还有像豹子头林冲、青面兽杨志这样的好汉,他们与太尉高俅有过节,自然不愿意重回朝廷或禁军,忍受屈辱。跟随鲁智深另谋出路,凭借他们精湛武艺,在战场上获得封侯拜相,安身立命,并非难事。
综合来看,二龙山七头领、少华山四兄弟,加上林冲、杨志以及部分官军降将,三四十人有望加入种家军,用敌人的鲜血洗刷耻辱,用战功铺就光明未来。
进入种家军后,鲁智深能换上自己习惯的柯黎棒代替水磨浑铁禅杖,战斗时更为顺手;武松在阵斩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的战绩也不会被埋没,种师道必定会奏请封侯加都统。
为国杀敌总比在朝廷鹰犬身份下屠戮百姓更加光荣。即使战死沙场,马革裹尸,也无愧于心,留名青史。
鲁智深、武松、林冲等热血男儿绝不甘心平庸,战场才是他们最适合的舞台。另一伙梁山好汉似乎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,甚至有人天赋异禀,有些具备修炼潜质。这些人完全可以追随入云龙公孙胜遁入仙山,超脱尘世,或许最终修成正果。
能随公孙胜入山修道的,除了混世魔王樊瑞,还有神行太保戴宗。神机军师朱武则面临选择:是跟鲁智深和史进继续从军,还是随公孙胜修道。答案显而易见,朱武不愿为奸臣奴役,若有像种师道这样的好统帅,他完全能成为比吴用更优秀的参谋长。
除了从军和修道,还有一批梁山好汉会选择第三条路——造船出海,从太仓港扬帆远航,自投异国。后来其中一部分人成了暹罗国的开国君主。
好男儿志在四方,混江龙李俊率领心腹兄弟漂洋过海,为大宋开辟了新的疆土。宋朝皇帝见到他都得三分敬意。
若李俊早些出走,除了太湖水帮兄弟,阮氏三雄也许会跟随出海。水上生活者胸怀宽广、冒险精神强,甚至风月老手燕青也可能随他去尝试异国风情,品味芒果榴莲。
从军、入山、出海,这三条路都将使他们的人生绽放异彩,结局多半令人羡慕。剩下的那群山贼水匪、贪官污吏,大概率还是跟随宋江接受招安——就连黑旋风李逵这个小狱卒,都梦想着当将军。小李广花荣、清风山三盗、揭阳镇三霸这些恶棍,有机会穿上官服欺压百姓,绝对不会放过。
智多星吴用未能考取功名,这是他一生的遗憾。为了高官厚禄,他甚至愿意叛宋投辽。异族的官帽他都能接受,何况宋朝的高官厚禄?他怎会轻易放弃?
细看史料,越是凶恶的人成为官员越是痴迷权力。用吴敬中的话说,“不为了那点特权,谁愿意当官啊?”
李逵、王英这类人,向来欺软怕硬。披上官袍后,更加肆无忌惮地欺压良善,故他们必然随宋江入朝为官。
英雄好汉多会选前三条路,唯有宋江、吴用、李逵这类小人,才会在昏君奸臣膝下乞求残羹冷炙。这群走第四条路的盗贼,结局如何?我们可以肯定地说:他们绝无好下场!
宋江曾在浔阳楼题反诗,这在当时是十恶不赦之罪。官场讲究“一事不忠,百事不用”,如此反骨之人,迟早会被找借口处死。
一旦宋江被杀,阴险狡诈的智多星吴用和对宋江痴迷的李广花荣也难以善终。李逵素来残忍嗜杀,绝不可能成为好官。遇到包拯、李纲、宗泽这些清官时,他必定会被斩于狗头铡下。
如今,梁山好汉的四条出路已摆在眼前。各位读者,不妨思考一下:在您看来,有多少梁山一百单八将会跟随鲁智深加入种家军?又有多少因贪恋权力而追随宋江,最终走向断头台?
发布于:天津市佳成网配资-佳成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入门知识-在线配资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